English

市民自己的“家庭医生”

1998-11-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建强 高晓明 我有话说

50年代开设了全国第一张家庭病床的天津市卫生系统,一直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创造出新鲜经验。60年代,医疗人员深入街道里巷“巡回医疗”;80年代大力普及“家庭病床”;90年代以来,他们又针对群众需要,形成了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家庭为服务单位,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目标,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为服务内容的全新的服务体系。

康静,和平区白楼医院一位普通的社区医生。近3年里,她巡诊5400多人次,访视新生儿及幼儿家庭3200多回次,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一片真情奉献给社区居民。她与几十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们把她当做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甚至认她做自己的“亲闺女”。

80多岁的杨大爷5年前股骨骨折,一直卧床,并产生过轻生的念头。康静听说后,来到老人家,帮助清扫脏臭的环境,每周两次为他做推拿、按摩、刮痧,还拿来医书,教老人每天进行自我点穴治疗。她又推心置腹地与老人谈心,鼓励老人战胜病痛。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和心理辅导,老人终于能够走路了。他高兴得逢人就夸康静是神医,并到商店亲自挑选了一支280多元的金笔,非要送给康大夫。康静退掉金笔,把钱还给老人,她说:“您的岁数比我父亲还大,是我的父辈亲人。您听说过给自家亲人看病还要收礼的事吗?”老人感动得流着泪说:“我活了80多岁了,你是我碰到的最好的人,最好的大夫!”

目前,像康静这样的社区医生,在天津有1232名,他们活跃在大街小巷,为社区群众诊病开药,排忧解难。过去医生只管看病,因而出现见病不见人的现象。社区医生提供的是综合服务,在为病人咨询保健服务中,有问必答,融洽了医患感情。群众说,过去到医院看病,大夫能多说一句话我们就知足了。现在大夫不仅给我们看病,还陪我们聊天,宣传卫生知识,真是太让人满意啦!社区医生为居民提供的是24小时全天候服务,患者都有他们的BP机号码,遇到急病,拨号即到。社区医生没有节假日和工休日,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同样,医生的优质服务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尊敬和爱戴。南开区学府街医院老党员汪宝成几年来带病为社区居民服务,最后牺牲在入户服务的岗位上。送葬那天,居民们自发成群结队汇集到殡仪馆,与汪大夫做最后的诀别……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医疗服务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卫生事业上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城市医疗服务既有供不应求,又有供大于求;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医疗需求的增长、医疗成本的增加和医疗补偿不足等。原有的医疗三级结构按行政区划分布局的局面被打破,无序的竞争冲击了医疗定点市场,出现了大医院看小病,小医院看大病的资源浪费、秩序混乱现象。一些医院由于在设备、人才、条件方面缺乏与大医院竞争的实力,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在寻找生存出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出租诊室,以物代药等不正之风,来自社会和患者的批评越来越多。

天津市经过深入调研,感到实行卫生体制改革,解决一级医院出路及树立行业新风问题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于是决定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切入点,使一级医院向全科型转化,实现由“小卫生”向“大卫生”的重大变革,促成“以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模式的转换。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卫生系统建立了全科医生职称评定体系,并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管理。同时将政府行为变成具体目标,层层制定责任制,保证了卫生服务能够顺利进入社区。市、区两级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培训全科医生,设立按人计算的社区卫生发展经费。上述措施的实行,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红桥区咸阳医院是一所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在面临生存困境的情况下,对全社区5万人进行健康普查,筛查出慢性病人5000余人,其中大多数为老年人,行动不便,就医困难,急需提供家庭医疗护理、健康咨询和康复治疗。于是该院按地区人口每万人配备5名全科医生的比例,装备了适合家庭服务的便携式医疗器械,安装了专线电话;全科医生配备了传呼机,居委会设立了便民服务箱,开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学科、全天候的医疗卫生服务。医生在入户为家庭病床病人诊治的同时,不但为病人家中其他成员提供了卫生保健服务,而且为全楼的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医疗咨询、疾病诊治等多项服务,做到“一人入床,全家受益”,“一家签约,全楼方便”。如今,咸阳医院已经为社区内86%的家庭1605户建立了健康档案,年均入户诊疗两万人次。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已覆盖了整个天津市区,形成了始于群众所需,终于群众满意的喜人局面。市民自豪地宣称:“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一级医疗机构通过开展社区服务,从转变服务观念入手,改革卫生体制,在解决了自身的医德医风问题的同时,也减轻了二三级医院的就诊压力,为二三级医院的行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起到了示范作用。几年来,天津市卫生行业医德医风建设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社区卫生服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